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一个停诊科室的抗疫故事 ——记华西金堂医院体检科

来源: 发布日期:2020/6/17 11:13:22浏览次数(2577)

    在华西金堂医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科室,17名员工,人员涵盖医生、技师、护士、工人、退休职工。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个特殊的科室在疫情期间进行了停诊。但在防控狙击病毒期间,他们把岗位前移到了防控的最前线,全员都夜以继日的参与了抗疫。他们就是守护暗藏汹涌波涛大海的勇士——体检人。

疫情被控了,她和肚里的宝宝才会安好

体检科护士小吴。一个熊猫级别的孕妇,一个成功试管婴儿的准妈妈,在疫情来临时,孕期刚满25周。为了肚子里的小生命,她曾三次取卵被痛晕在手术台上,前两次胚胎植入均以失败告终……这次植入成功,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她成了整个家庭的呵护对象,她和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一家人最温情的挂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紧缺,小吴拒绝了领导让她在家休息的好意,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她主要是在科室值守,帮忙领发防控物资。她说:“这是众多人需要帮助的阶段,自己留守在医院,方便医院、同事、病患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科主任再三劝她在家休息,要她保重自己和孩子,她却这样说到:“只有大家安全,疫情被控制住了,她和肚里的宝宝才会安好”。

在她孕期30周时的一个中午,小吴在帮忙清理防控物质时。她突然感到头晕、心悸、全身乏力,几乎站立不住。一旁的同事们都吓坏了,她自己摸索着从工作服包里摸出两块饼干吃下,许久之后,才慢慢缓过来。原来,她怀孕28周以后,检测发现高血糖,就开始注射胰岛素,每天三餐前和睡前各一针,今天还没及时吃东西,出现了低血糖。她说:“本来平时医院和科室的同事们都很照顾自己,本不想告诉大家,担心给同事添麻烦”……看着这个挺着大肚子的姑娘,眉眼间那掩饰不住的憔悴,一起坚守岗位的同事背过脸去,偷偷抹掉了夺框的泪水。

感念,这应该是对她未出世地孩子最好的一次胎教吧。

最美“门神”

何世植,一名拥有34年党龄临近退休的老党员,平日负责驾驶员体检。疫情期间,他每天裹着蓝色隔离衣坚守在机动车入口,这一站,就是整整80天。在值守的时间里,他每天要戴两层手套,先戴一层乳胶手套,外面再套一层一次性的PVC手套。工作一天下来近10小时,取下手套的手指已经僵硬,甚至无法拔打手机。何老师说,“除了见人就询问疫区史、发热史及进行体温监测外,我们也需要跑得快,因为时常会遇见不配合询问和监测的闯关者。对于驾驶车辆的闯关者,我们要一路小跑追到地下停车场,跟随病人和家属补充疫区史的询问及体温监测;对于步行急着看病的,我们就跟着他们一起,边走边完善资料,力争在病人进入大厅前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这样就不会耽误他们就诊了。

沈跃萍,平日是科室的导检巡检工作人员。3月上旬的一天晚上,疫情防控志愿者群里组长突然发出一条信息。根据天气预报得知,晚上11点至次日8点将一直会下雨,需要紧急增设招募一名机动车入口志愿者。招募信息刚发出,踊跃报名的信息打破了静谧,近500名志愿者的大群瞬间热闹起来。沈跃萍报名的信息呈现在第一条,后面紧跟着10名、20名……迅速递增,特殊时期,他们都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大家。群内一名男士说,自己听见群消息的声音,立马按键输入报名,结果是第十个发出信息的人。沈跃萍在群内回复信息说,她把志愿者防控群置顶并且设置了特殊的铃声,其它群则是静音,只为能及时了解情况,最大限度为需要的地方提供帮助。

薛和友,体检科一名技师,医院双职工。他的妻子是一名五官科医生,正值壮年却不幸患上乳腺癌。从那以后,薛老师既要照顾患病的妻子,还要照顾90余岁的老母亲。自疫情爆发以来,他每天坚持值守在医院的机动车入口监测点。因为防疫用品短缺,他就尽可能地节约物资。上班期间尽量不喝水,因为上一次厕所就要换掉两双手套。虽早已是阳春二月,但咋暖还寒。清晨气温低,穿得较厚,可到了中午和下午,厚衣服又热得不行。他说:“冷热都能忍受,最大的考验是在于我们每天都处在最危险的最前线,我们要有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坚守的是最前线,就像面对着大海,看似风平浪静,实者平静之下,可能暗藏着汹涌波涛。

唐玉芬,体检科一名护士,一个带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因长时间在预检分诊处值守,每天要对几百甚至上千遍的反复询问、宣讲,她的声音早已嘶哑,年幼的孩子问她“妈妈,你是不是感冒了”?她只是微笑地摇摇头。苦和累,她从来只字不提,面对同事和家人的关切,她也只笑笑说:“我年轻,身体好,扛扛没事”。

余倩,体检科一名护士,爱人是长期在外支援彝区的医生。每天坚守预检分诊点,下班还得守护年幼的儿子和多病的婆婆妈。  

刘义胜体检科前任主任谢义国现任科主任,从疫情开始便抽调去社区做防控工作。在一段时间里,因各地都宣告疫情防控物质短缺,在没有防护衣的情况下,他们身穿雨衣,去社区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疫区史、宣讲防控知识、监测体温、登记相关情况。因有些市民对疫情知识的欠缺,误认为开门便会被传染,所以吃闭门羹、冷眼是常享的待遇。

芮佳佳,体检科一名护士,一名性格温柔的年轻妈妈。疫情期间,她的工作岗位是值守医院大门的预检分诊台,那里是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她说:“印象很深的是在预检分诊处值的一次夜班,当时大概是凌晨3点左右,一个家属从住院部跑过来说,她家小孩已经不行了,孩子的几个同学想来见他最后一面,让我放他们都进去”。因在这个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按照防控原则,她没有让那几个同学进去。家属不理解对她破口大骂,那几个孩子也骂佳佳,在当时佳佳觉得很委屈,心里特别难受,难以控制地流下了委屈的泪水。现在回忆起来,最难受的不是病患和家属的不理解,更多的是对他们遭遇的同情。事后,她更多的是希望是希望那家人能慢慢好起来,尽快回到生活的正轨。

战斗,一个都没有少

疫情期间科室还有很多很多主动请缨上前线的天使。他们说:“其实很想报名到一线,成为一名抗疫战士。但我们有些人只有选择留在后方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在前方艰难奋战,我们在后方鼎力支持。”

经历2个多月的岗位前移,肤白貌美的天使们,脸都变成了小麦色。偶有取下口罩,大家互望着对方脸上黑白分明的口罩痕迹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脱下身上的工作服,他们也是普通人,身份赋予了他们使命,他们便毅然扛起,成为了一名战士,一名逆行人。这些看似平常平凡的岗位,他们不经意间便坚守了1326天,10608小时。口罩后是殷切的关怀的眼神,而那戴着手套撑起的,是名为大爱的蓝天。

多年以后,这场阻击战留给我们的将是一段果敢、唯美的记忆。

在2020庚子年初的这场战疫中,一个停诊未停工的体检科,一直在战斗。战斗时,全员都在,一个都没有少!

临床药学科  刘秀琼

QQ截图202006171108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