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服务 > 健康宣教
健康服务
健康宣教

防控H7N9:管理好自己的行为

来源: 公卫科 蒋光惠 发布日期:2017/2/15 9:30:33浏览次数(8470)

 目前正值冬春交替时节,呼吸道疾病高发,尤其是H7N9流感病毒活跃,人体如有与被H7N9流感病毒感染的活禽或被病毒污染的环境密切接触,可造成感染发病,应做好防范措施。

一、了解H7N9流感的传播知识

人感染H7N9流感是由H7N9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般来说,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是禽类(鸡、鸭、鹅、鸽)和它们的分泌物、排泄物,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包括:与活禽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士,如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或加工业者;老人、儿童及长期病患者,一旦感染,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二、正确处理家禽,清洁家居环境,管好个人行为

H7N9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很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但却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应采取正确方法给予预防。

 ●家禽处理——

1.食用和购买正规屠宰厂家的产品,切勿食用病死的鸡、鸭、鹅等禽类;

2.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死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

3.应彻底煮熟禽类及其蛋类,如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环境卫生——

如家中疑似有禽流感病毒存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每星期必须彻底清洁家居一次,可使用1:99稀释家用漂白水来清洁家居。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一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及常用消毒液都非常敏感。

●个人卫生——

1.保持双手清洁。尤其是处理食物前、进食前或触摸口、鼻、眼睛前,处理食物后、如厕后;手触摸过公共物件,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或门柄后;或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咳嗽或打喷嚏后;

2.咳嗽或打喷嚏时,把用过的纸巾弃置到有盖垃圾桶,然后彻底清洁双手;

3.倘若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病症,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与其密切接触者,均应戴上口罩;

4.如出现流感样病症,应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5.增强个人抵抗力,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和舒缓精神压力。

三、出现“发热”症状,应该及早就医

H7N9流感的潜伏期可长达10天。如果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到过活禽市场者,要注意下面这些症状:

1.流感样症状:发热(可高达39℃—40℃)、咳嗽、喉咙痛、肌肉痛、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

2.眼部感染:结膜炎;

3.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或死亡。

所以,在H7N9高发季,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H7N9经过抗病毒药物和支持、对症治疗,大部分人是可以康复的。

    四、防治人感染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四早”

  1.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活禽(活禽市场)接触史、外出史。

  2.早报告: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早隔离:对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4.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五、人预防流感,关注7个关键点

  1.食用家禽时要彻底煮熟,其中心部分须在70℃持续烹煮至少两分钟。

  2.处理活鸡、冷藏和解冻生鸡或鸡蛋后,要用肥皂或清洁液彻底洗净双手。

  3.避免接触鸡只及其粪便,勿用口吹鸡只尾部。

  4.要避免食用生鸡蛋,煮蛋须待其蛋黄及蛋白都变得坚实方可食用。

  5.打流感疫苗,以减少同时感染流感和禽流感。

  6.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