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到深处人悲凉 “艾”至穷时尽死亡
“毒”到深处人悲凉 “艾”至穷时尽死亡
谈“毒”色变,毒品不仅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还极易引发社会危害。
“艾滋”让人望而生畏,这种恶性传染病以其广泛的传播渠道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可是为什么要把“艾滋”与“毒品”放在一起被“游街示众”呢?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三大传播途径中,毒品涉足两大!所以,毒品是造成艾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艾滋病,首先应该拒绝毒品!
毒品通常具有成瘾性,人在吸食毒品之后除了产生幻觉、可能造成行为异常外,过量摄入毒品将造成死亡。
首先,我们来看清毒品的真实面目
“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CND)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
1、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 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
2、可卡因和可卡叶;
3、大麻;
4、苯丙胺等人工合成兴奋剂;
5、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和安眠酮;
6、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毒品分为八大类:
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类和致幻剂类。
(此段看要不要)揭露毒品让人上瘾的罪行
吸毒者吸食了毒品以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毒品逐渐取代了人体的调节分泌,直到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最后得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毒品)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果,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毒品),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次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宣读毒品的“罪状”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人在吸食海洛因后,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曝光毒品和艾滋之间的关系
毒品本身并不是艾滋病,而是吸毒后的行为极易造成了HIV的传播。吸毒与艾滋病就像一对挛生兄弟。吸毒者可能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感染HIV而发病。
1、吸毒者之间共用被感染的不洁注射器在静脉内注射毒品,致使HIV在吸毒者中传播。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往往来不及,也根本没有条件进行消毒,一根针管在他们之间传来传去,或互相注射,HIV便通过残存在针头、针管中的血液而传播、感染。
2、毒品能使人体极度兴奋,产生强烈的幻觉和欲望,极易发生混乱的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同时,有些吸毒者为获得“毒资”而不择手段,甚至选择卖淫,这样更容易通过性途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3.毒品会造成吸毒者营养不良、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等,尤其是免疫系统功能明显下降,以致抗病能力极度下降,非常有利于艾滋病病毒(HIV)乘虚而入。
既然吸毒者易感染艾滋病,那么经常要面对吸毒者的缉毒警察和医务工作者遇职业暴露的风险自然也很高!
所谓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比如医生在为艾滋病人手术时刺破皮肤,警察在抓捕携带HIV的吸毒者时被划伤、抓伤。
险情千变万化,
风险防不胜防,
万一真的发生了职业暴露,
那就要请各位战友
千万记住:
马上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
艾滋病72小时内尽快服用阻断药!
让更多人了解“毒品与艾滋”之间的关系
禁毒戒毒
懂艾防艾
才能打造健康和谐的社会
所以小编在这里教大家四句
预防艾滋病的口决:
1.洁身自好不乱交,艾滋再强也没招;
2.正确使用安全套,艾滋预防很重要;
3.输液输血多谨慎,正规医院更可靠;
4.吸食毒品最危险,艾滋就在你跟前。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艾滋病治疗管理办公室提醒您:
拒绝毒品 远离艾滋
生命行走在你我掌心,
请小心珍视呵护。
上一篇 骨质疏松症应该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