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选派骨干参加“2018年艾滋病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及干预技能培训班”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中检出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明显增加,因此,在青少年学生、中老年人群和低收入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及技能培训就突出地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8年10月17-19日在本中心2楼大会议室召开了“2018年艾滋病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及干预技能培训班”。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成都市的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之一,我院感染科门诊医生谢瑶应金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安排,参加了此次培训。
何勤英老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了:成都市艾滋病防治形势与攻坚计划。何勤英老师介绍了: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2017年新报告病例中性传播占95.1%;注射吸毒传播逐年下降;青年与青年学生报告病例趋稳;成都疫情形势严峻;50岁以上病例明显增加且晚发现比例高;疫情前瞻性研判;全球艾滋病防治的技术策略;把3个90%作为艾防攻坚的首要策略措施;把预防母婴传播作为政治任务、刚性要求。最后着重介绍了: 1.全面把握艾滋病防治总体要求; 2.深入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3.持续加大艾滋病监测检测力度; 4.不断优化艾滋病治疗管理服务; 5.着力提升艾滋病综合治理能力; 6.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保障机制。
姜维华老师介绍了:新型毒品简介。毒品的概念,种类,危害。随着新型毒品的易得性,在青少年中出现了“神仙水”、“乖乖水”、“听话水”,加大了暴力犯罪且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危害。
苟萍教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作了精彩的授课:青春期性心理与性教育。介绍了性教育的目的;隐私教育;自我悦纳教育;交往技能培养;防艾教育重点在哪里;性安全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要让青少年知道:艾滋病的常识--知道有多可怕;感染途径--知道风险来自哪里;预防措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些常识如果都知道,为什么还是会感染传播中招?这就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协商的能力、尊重的态度、懂得并能够节制对性快感的追求。
栾荣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讲解了:中老年性社会问题原因探索。进行了因果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中老年艾滋病流行现状,生物-心理-社会性演化原因分析。
苏玲(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介绍了:新技术新方法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应有。介绍了艾滋病毒株的演变,流行因数及范围,以及对艾滋病传播的追踪溯源。
刘元元(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了:卫生统计基础及常用方法简介。
在培训会上,其它区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老师们介绍了自己本区县在辖区内开展艾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经验。大家进行了提问与交流,就为一个共同的目的: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在这次的培训会上,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艾滋病的现状与流行的严重趋势。在两年多的艾滋病工作中,确实给我了很多的感受: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男同感染者也在逐渐增多;人群也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且大部分人群为低收入者,普遍的文化程度低且认知差,限制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严重性判断不足,从而影响了他们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为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源头上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作为每一个艾防人员,任重而道远。
感染科门诊:谢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