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卫健系统欧美同学会学术沙龙活动(金堂站)成功举办
10月22日,由成都市卫健系统欧美同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统战聚海智 鉴史启新程”——成都市卫健系统欧美同学会学术沙龙活动(金堂站)在金堂县成功举办。金堂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来自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成都市卫健系统欧美同学会的部分专家,金堂县科协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专家,我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和临床医技行政科室骨干共3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当天上午,专家组前往“戎耀金堂”展厅参观学习,重温历史、厚植报国救人情怀。随后专家组到我院实验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指导。
当天下午,学术沙龙活动在我院汇智厅正式开启。金堂县卫健局机关党委书记罗琳同志在致辞中表示,归国留学专家是医疗领域的瑰宝,期望通过本次活动构筑更优质的平台,将国际前沿医疗管理理念与金堂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为“健康金堂”建设增添新动力。
成都市卫健系统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我院党委书记武永康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人才梯队、学科建设等情况。
学术分享环节,来自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张川博士以《高扬国际合作之帆 把稳务实发展之舵》为题,结合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经历与医疗实践展开分享。他从中国近代留学史切入,提及“中国留学之父”容闳、首位海外医学博士黄宽等先辈“负国家之未来”的求学初心,回顾自己幼年写下的“赴外读博”梦想,坦言正是榜样的力量,才坚定了“走出去学、带回来用”的决心。
张川博士谈到他初到德国时稿件常被导师直言“改不下去”,但后来靠着一股韧劲,成功逆袭为能协助导师审稿的得力助手,还斩获德国DAAD奖学金等多项荣誉成果,此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没有凭空的成功,只有踏实的积累”,勉励大家要脚踏实地。在欧洲学术交流中,他看到教授与年轻医生平等探讨病例、无“医院等级”偏见的氛围,更坚定了“学术不该有门槛,优质经验应共享”的理念。归国后更牵头打造“岷江国际泌尿论坛”“国际前列腺穿刺培训班”,为不同医院设计课程,带动年轻医师成长,正是这份理念的落地——他深知自己淋过“语言不通、科研碰壁”的雨,更想为基层医护撑起“少走弯路、快速成长”的伞。
最后,他以“红军不怕远征难”共勉,感慨留学不是“镀金”,而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一切为了病人的一切”的底气,学科进步从无捷径,唯有带着初心坚持、抱着共享信念深耕,才能让更多病人受益。
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检验科专家张欣博士以《承海外良策启远航 驶向临床科研并进》为题展开深度分享。她首先以实验室胸卡为切入点,讲述了国外实验室“无胸卡寸步难行”的规定,展示了顶级科研在规范管理上的严格要求,并分享了培训和学术交流经历。
张欣博士谈到海外访学对她有两点核心启示:一是要开阔科研视野,努力学习国际前沿的技术思路与多学科交叉模式,将基础研究发现与临床需求快速对接,要善于将数据科学等新方法引入传统诊疗流程;二是优化管理实践,从项目全周期管理到数据的规范化留存,例如运用标准化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以此提升研究效率,也能为基层医院参与多中心合作奠定基础。并由此分享了如何识别具体的临床问题和设计科研方案。
她表示,一定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方向,例如重点关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研究;要突出特色与优势,例如地方病防治,切忌盲目追求高大上的研究方向;并要坚持“小切口、大纵深”的原则,从具体临床问题出发,确定可操作的小范围切入点,深入钻研解决实际难题。
张欣博士还介绍了如何建设科研团队和平台,强调要规范科研管理,建立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流程,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最后,张欣博士深切鼓励现场医务工作者:“临床科研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基层医院要立足需求、规范协作,努力走出自己的科研路。”
自由讨论环节气氛热烈,与会的同仁们畅所欲言、积极提问;专家们结合自身经历真诚回应,既解答临床工作中的实操困惑,也分享留学申请的实用建议,更针对“如何在繁忙临床工作中推进科研”给出具体思路,双方互动深入、交流充分。
成都市卫健系统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黄刚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活动的成果。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不忘留学初心,践行“健康成都”使命;二是深化专业引领,勇攀医学科技新高地;三是拓展合作维度,构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统战部 张静

就医指南
专家门诊
医院位置
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