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从“寸步难行”到“行走自由”:一位七旬老人的髋关节“重生”之路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7 17:51:08浏览次数(150)

“4年流脓的日子,终于结束啦!”刘大爷激动的声音在我院骨科病区走廊回荡,他向主刀医生谢光文郑重地送上一面绣着“数年感染终得控,医者仁心显神通,日夜守护见真情,护理精心暖人心”的鲜艳锦旗,脸上满是喜悦,与初诊时垂头丧气的模样判若两人。

故事还要从4年前说起,彼时刘大爷刚做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本以为能摆脱关节疼痛困扰,没想到术后伤口反复感染、持续流脓,从此便开启不断的“换药”“止痛”之旅。4年间,他的伤口不知被消毒棉擦拭过多少次,夜里被钻心的疼痛惊醒过多少回。

半年前,刘大爷左大腿上段突然肿胀得厉害,皮肤表面出现一个12.5px×12.5px的窦道,脓液不断渗出,连走路都成问题,刘大爷慌了神,到我院求医。

接诊的是骨科副主任医师谢光文。第一次谈话,谢光文医生并未先讲病情,而是坐在刘大爷身边,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说:“老人家,我先跟您说两句话:第一,您要对我有信心;第二,还是要对我有信心。我知道您这病难,感染时间长、年纪大还有糖尿病,这些都是难关,但只要您答应,接下来的治疗全听我安排,我就陪您一起闯过去。”这番话,如一束光般照进刘大爷心里。他看着谢光文医生坚定的眼神,沉默许久,终于点了点头,内心燃起希望。

第二次谈话,谢光文医生已为刘大爷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他耐心地向刘大爷叮嘱道:“咱们的第一步治疗是做手术把感染的假体取出,用抗生素反复冲洗净关节腔。这期间有三件事您必须做到:严格控制饮食、按时打胰岛素、每天进行康复训练。”刘大爷牢记自己“全听安排”的承诺,从此像变了个人。

刘大爷住院期间,护理团队也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照护,每天一早准时为刘大爷测量血糖,“今天早餐别忘了吃鸡蛋补充蛋白质。”一句句轻声叮嘱令他倍感温暖。每次冲洗关节腔时,护士都会提前调试好病房温度,避免刘大爷着凉,还会在医生操作时分散他的注意力:“您看窗外那棵树,等您能下床散步了,正好能看它发芽”。康复训练时,护理团队更是全程陪伴,在刘大爷情绪低落时讲笑话逗他开心。

第一次手术后,刘大爷的伤口流脓止住了,腿部肿胀也慢慢消退。谢光文医生与刘大爷进行了第三次谈话:“老人家,您恢复得不错,接下来要进行第二步治疗——关节翻修手术,安装新假体。这次手术难度比第一次大,但只要咱们继续配合,等手术成功后,您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刘大爷看着谢光文医生递来的手术方案,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页,眼角湿润。

第二次手术当天,刘大爷被推进手术室前,紧紧拉住谢光文医生的手说:“谢医生,我相信你!”三个小时后,谢光文医生走出手术室,告知家属手术成功,刘大爷的儿子激动得瞬间红了眼眶。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刘大爷恢复得很快。出院那天,他用助行器走到谢光文医生面前送上锦旗,迫切地想把最诚挚的感谢第一时间送达,虽然步履还有些缓慢,但再也没有最初的疼痛和蹒跚。

 

骨科 代玲


悬浮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