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与仁心的温暖交响——肾脏内科与99岁抗美援朝老兵的医患情深
骄阳似火的七月,在肾脏内科的病房里,有一位特殊的“老熟人”——99岁的佗大爷。他的身份标签里,最耀眼的是“抗美援朝老兵”,而在医护人员心中,他更是乐观与温暖的代名词。
七十多年前,年轻的佗大爷身披戎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保家卫国,用热血书写青春,如今岁月染白了鬓发,他住进我院肾脏内科病房,每周坚持三次透析治疗,却依然带着军人的硬朗与豁达。透析治疗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场持久战,对近百岁的老人来说,更是对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但佗大爷身上,永远看不到消沉,脸上总挂着孩童般的笑容。
从佗大爷入院起,我院便为他拉起一张细密的“守护网”。经多学科联合会诊,结合他高龄、肾脏疾病、心肺功能、血压波动特点,制定合适的透析和用药方案。日日夜夜,实施治疗、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关怀......每一个环节,医护人员都用专业与温情,为佗大爷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护,让他在病房里有最安心的依靠,一句“咱们把指标稳住,就像守住阵地一样”,更是帮助他建立起信心。
谈及治疗点滴,佗大爷不提病痛,只夸医护人员的贴心。每次住院,佗大爷总是乐呵呵地配合:“你们是专业的,听你们的!”简单的一句话,是对医护人员莫大的信任与鼓舞。
这份默契,还离不开佗大爷家属的全力支持。无论是日常陪护还是病情沟通,家属们始终耐心细致,对医护人员的叮嘱句句记在心上,逢人便说:“医生护士们太辛苦了,多亏了他们照顾老爷子。”这份理解与尊重,在一次次互动中悄然升温,成为病房里最动人的风景。
从保家卫国的英雄,到病房里的“阳光老人”,再到血液净化室的“战士”,佗大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像一束光,照亮病房的每个角落,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这份双向奔赴的医患情,更让人懂得:最好的治疗,从来不只是技术的碰撞,更是人心与人心的温暖相拥。
肾脏内科 彭玉珍、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