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导管新技术,“一针”打通生命线!
近期,我院成功开展县域首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穿刺技术,实现了患者“一针化”治疗(即一针完成患者治疗期间所有输液治疗需求),有利于减少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金堂县在该项护理技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静脉治疗护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82岁的刘婆婆是一位肺癌患者,患病已有2年多,并伴有重度营养不良、慢性顽固性癌痛及低蛋白血症,需要通过几条输液通路来维持治疗及正常生活。由于刘婆婆年龄大,血管条件差,手部浅静脉血管穿刺难度非常大。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综合评估后,为刘婆婆成功进行了超声引导下中长导管穿刺技术,穿刺过程非常顺利,目前导管使用状况良好。
中长导管在临床的顺利应用,让患者有了静脉输液工具的新选择,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开启了医院静脉治疗的新篇章。未来,医院护理团队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科普知识链接:
什么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穿刺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穿刺技术是在无菌操作前提下,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等)将中等长度的导管,从肘窝处上、下两横指常规穿刺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内,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导管长度一般为20~750px。
中线导管的优势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又叫中线导管,其优势有:
1.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
2.穿刺速度快、安全性较高、无需胸片定位。
3.中等长度导管血流速度快,可及时稀释药液浓度,避免患者药物外渗造成皮肤发炎、红肿、疼痛、溃烂、坏死等。
4.全程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置管成功率高、安全系数高、并发症少、不需要缝合,方便护理。
5.建立有效血管通路,方便及时用药及抢救用药。
中线导管的适用范围
1.预计治疗时间1~4周的患者;
2.短期静脉输注万古霉素的患者;
3.需持续镇痛的患者;
4.持续输注等渗或接近等渗的药物;
5.间歇性或短期输注高渗透压、腐蚀性的药物,血管条件差等。
肿瘤科 叶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