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冬季手足冰凉?听医生来支招
中医认为——
这多是由于
过食生冷寒凉之物、熬夜耗气、
情绪过激、节食减肥或某些疾病因素
等各种原因引起的
阳气不足、气血亏虚所致
睡前用温水(可加入艾叶、生姜汁等)泡脚,水温控制在42℃左右,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可温经散寒,还可改善睡眠。
通过适度锻炼,如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跳绳、散步、慢跑等,可提高肌肉代谢及改善末梢循环血流量。但冬季运动仍讲究闭藏,不出汗或微微汗出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冬季宜增加温阳食物的摄入,如羊肉、虾、鳗鱼、韭菜、龙眼、姜、胡椒等,但注意不要盲目补充,以防温补太过而生燥热。
注意!四季均不宜多吃生、冷、黏腻的食物。
(寒凉黏腻的食物容易伤人体阳气,寒冷的冬天不宜多吃苦瓜、绿豆、凉拌菜、冷饮等。)
1
茶 饮
生姜苏叶饮
生姜3克切丝、苏叶3克、红糖15克,开水冲泡,温热饮用。
——可温经散寒,养血和胃。
龙眼姜枣茶
龙眼肉10克、生姜5克、大枣10枚(切开两半),开水熬煮10分钟,温热饮用。
——可补血温阳,改善手足冰凉的症状。
2
药 膳
脾肾阳虚:当归生姜羊肉汤
脾肾阳虚者除了手脚冰凉,还有畏寒怕冷的表现,平常穿衣也比一般人多,容易腹泻。
做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炖汤。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宜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气血两虚:黄芪党参乌鸡汤
气血两虚者不仅会出现手足冰凉,还可见气短乏力、头晕、面白神疲、失眠多梦等症状。
做法:黄芪、党参各15克,与乌鸡共煲汤喝。
肝气郁滞:陈皮麦芽粥
肝气郁滞的人常因肝气郁遏在内,气血无法达到四肢而出现手足冰凉、神情抑郁、胸胁满痛、口苦咽干等症状。
做法:生麦芽50克、陈皮10克煮水,滤出药渣,药汁中加入100克大米煮粥食用。
按压肾俞、劳宫、阳池等穴位,能起到一定激发阳气,改善末梢循环的作用。
可选神阙、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艾灸,可振奋脏腑,激发阳气。
也可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督脉灸,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活络,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此外,每年进行三伏贴、三九贴亦可改善手足冰凉的症状。
温馨提醒
<<< 若手足冰凉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因素并积极进行治疗,中医可辨证施治进行针对性调护。 >>>
刘天宝
华西金堂医院
康复医学科、中医科
主治中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运用针灸、刃针、穴位埋线、拔罐等中医技术结合中药汤剂治疗骨骼肌肉类痛症,肢体冷痛、麻木及咳嗽、哮喘、失眠、耳鸣等疾病。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信息来源:康复医学科、中医科 刘天宝
微信编辑:宣传统战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下一篇【科普】如何正确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