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服务 > 健康宣教
健康服务
健康宣教

肝癌的预防及防治

来源: 发布日期:2021/4/1 9:12:47浏览次数(5163)

1.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

2.肝癌有哪些症状?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可能会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缺乏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

典型表现:

⑴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可加重。

⑵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

⑶发热,往往用抗生素无效,而口服吲哚美辛等常可退热。

⑷检查可发现患者有肝大、黄疸、腹水等。

此外还可出现腹壁静脉曲张、异常的瘀伤或出血。患者由于受本身代谢及癌组织的影响还会出现一系列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状,也叫类癌综合征。

3.肝癌是怎么发生的?

继发性肝癌主要是指从身体其他器官转移到肝脏的癌症。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⑴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我国肝癌的常见危险因素,特别是慢性HBV感染。

⑵肝硬化会增加肝癌风险。

⑶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黄曲霉毒素)、含亚硝胺食物、缺乏微量元素的食物或者饮用藻类毒素污染的水等。

⑷重度饮酒会增加肝癌风险。

此外,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吸烟等也可增加肝癌风险。

4.诊断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⑴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应进行一次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如有阳性改变,应进一步检查。

⑵肝癌标志物检测: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性标志物,AFP400ng/ml为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

B超:可早期、敏感地检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

CT:能明显显示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的关系。

MRI:对小于或等于25px肝癌的检出率准确性较高。

⑹对容易发生肝转移的癌症,如结直肠癌,在确诊后应常规筛查肝脏转移瘤;如确诊时没有发生肝转移,也应定期随访,及时了解有无发生肝转移。

5.如何治疗肝癌?

肝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术等。

6.得了肝癌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由于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率较高,经系统治疗完全缓解后的肝癌患者,应接受密切观察和随访。

推荐在2年之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之后每612个月检测一次,病毒血清学定量、肝肾功能检测每36个月一次。

7.如何预防肝癌?

⑴接种乙肝疫苗。

⑵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⑶避免吃发霉食物、避免饮用含有为那个微囊藻毒素的水。

⑷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

⑸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行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

 

 

                                                      供稿者:肝胆胰外科 李霁雪

                                                      审稿者:肝胆胰外科 张慧

                                                           (部分选自网络)